Product 產品中心
INTRODUCTION
Latest News 最新資訊
INTRODUCTION

產品詳情 :

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是指導我國教育行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綱領性文件。《綱要》強調,“信息化是當今世界各國應對知識經濟挑戰、實現現代化的重要戰略選擇,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以及實力的重要標志。”《綱要》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信息化體系,促進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代化。”
劉延東委員在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步伐》講話中指出“當前,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在著手布局教育信息化,力圖搶占未來發展的戰略制高點。教育信息化能力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誰在信息化潮流中落伍,誰就會被時代所淘汰----”。
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在第九屆教育信息化創新與發展論壇開幕式強調,“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戰略要求;許多國家的實踐表明:誰在信息化方面走在前面,誰就占領了未來制高點。”
為了貫徹落實《綱要》精神,將教育信息化落地,我們需要在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等專業試點信息化環境下多維度汽車專業新型課堂教學探索工作。
教育信息化應該包括教學管理信息化和教學過程信息化兩部分。目前,對于教學管理信息化我們已經實現,但教學過程信息化的實現就有些難度。
如何實現教學過程信息化?我們一直在探討。在過去的市場調查中,我們發現,能夠用于信息化教學的手段很多。如網絡技術、仿真軟件技術、影音傳輸技術、物聯網技術、電子書包技術、二維、三維圖像技術,但現有的這些技術又都是零散的,不能完全在一個平臺調用的。而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與學生的教學互動與管理;需要調用與講課內容相關的輔助軟件;需要調用實訓設備或儀器來驗證某原理波形及檢測方法;在實際拆裝及檢測過程中實際教給學生標準的工作流程及設備使用程序。針對衛星學校的合作需求需要進行遠程師資培訓,等等。這些,目前我們老師使用的教學手段是達不到的。
針對信息化教學的實際需求,北京廣達汽車維修設備有限公司近期研發推出的“全信息理實一體教學G平臺”,對實訓教學軟硬件資源全面整合,很好的解決了教學過程信息化的問題。

《全信息化理實結合教學系統-G平臺》能為教育培訓實訓帶來改變和提升:
1、時間突破
傳統的課堂教學只能在課堂上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而信息化下多維度汽車專業新型課堂將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材、教學日歷、考試題庫等內容電子化,通過網絡發送給學生終端,學生通過使用便攜式pad,使得學生平板電腦具有電子書包特性,一塊輕便的小平板,開機即得學習所需,將實現學生課前預習(學習)、課中跟蹤(學習)自學、課后復習(學習),突破傳統課堂教學時間界限,滿足學生“時時學習”需求。
2、空間突破
教學資源空間獲得突破。采用基于物聯網技術的理實結合信息化教學G平臺,將教室:汽車專業實驗室、理實一體化實訓室、電焊專業實訓室,軌道專業實訓室,(兼校園區域安全網絡),及其他專業等。校企合作實訓基地所有教學資源空間等分散型教學空間整合成一個信息化環境下的整體式教學空間,實現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大幅度提升。特別突出的是,利用信息化技術將企業資源(如4S店汽車維修設備和維修作業過程)方便地和最大程度地利用起來,可以使教學資源得以充實和保持現代化。
例如汽車專業
教學活動空間獲得突破。傳統課堂教學需要在教室、實驗實訓室和企業三個空間進行輪轉,教學的連續性不能保障,學生需要重新溫習相關知識和環節,教學質量和效率較低。信息化下多維度汽車專業新型課堂可以突破教學活動空間的限制,在任何場合,只要建立這一平臺,就可以完成一門專業的所有教學活動。因為:基于物聯網技術,將實踐教學所用設備連接起來,通過圖像(視頻、音頻信號)和數據采集與傳輸技術,將設備拆裝、維修過程和設備運行工況信號(數據、波形、視頻、音頻)傳輸到教學活動場所、用以教學觀察、分析與處理;對教學設備操作而言,可以現場操作,可以遙控操作,也可以進行故障設置、診斷與排除;可以進行本地實驗實訓,也可以進行異地實驗實訓;可以實現虛擬現實交互式教學,形成理實一體的網絡教室和實訓室;可以實現實時影像教學,將企業現場工作視頻引入教學活動空間,使親臨其境,既獲得了知識和技能,又能把握企業動態,從而做到與企業的無縫對接;學生不僅在課堂中可以學習和了解專業技術設備的運行和操作,還可以在宿舍、圖書館、家庭和實習崗位等存在互聯網絡的場所,都可以對設備進行觀察和操作;可以解決由于設備昂貴、場地不足、優質師資短缺帶來的教學困境;可以實現“做中教”與“教中做”和“做中學”與“學中做”。教學活動空間獲得很大突破。
3、師生關系突破
課堂教學由傳統的教師主導,到現在的教師學生雙中心,學生依然是習慣于被動接受知識,缺乏學習興趣和探究精神,缺少主動參與課堂能力。而信息化下多維度汽車專業新型課堂具有在線教學互動和管理功能,將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學模式。這里互動功能包括:提問與解答、作業布置和提交、學生在線答疑和師生交流平臺。管理功能包括:課堂紀律、在線實時監督學習過程、屏蔽學習異動異常和學生權限管理。通過信息化教學互動功能,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引領輔助作用。教師和學生角色可以進行轉換,學生既可以作為學生自己的老師,也可以作為教師的老師,師生間建立真正民主與平等的對話交流。學生即可以利用網絡將實習實訓或者頂崗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新的技術解決方案及時反饋給教師實現教學互長,也可以在線組成學習小組互相交流學習心得,共同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成為學生自己的老師。
此外我們將引入企業培訓師的現場培訓資料、一線實踐工人的真實工作場景和優秀教學名師的錄像視頻,改變教師隊伍組成結構,突破課堂教學局限和學校教師資源缺乏,真正做到“人人皆為我師”。
4、媒介突破
專業技術媒介獲得重大突破。傳統汽車專業課堂教學,因場地空間匱乏或設備昂貴等原因,往往一臺設備或者車輛前圍著一堆學生,許多學生看不清設備構造,很少有親自動手操作的機會。而信息化下多維度汽車專業新型課堂采用物聯網技術,通過大觸摸屏整合了各類設備和教學資源,將實訓現場設備車輛等數據實時傳遞到課堂教學現場,師生既可以現場演示操作,也可以遙控操作車輛和設備。不僅可以實現對設備構造原理的3D、2D交互演示,還可以方便學生進行虛擬現實的專業認識實習和實訓技術準備工作,增強了人與設備對話和交流功能。

教學溝通媒介獲得重大突破。大觸摸屏、小平板、教師、學生和設備構成了一種新型教學溝通媒介。通過大觸摸屏匯聚了師生、學生之間和人與設備之間的交流互動信息,學生可以通過平板電腦完成教師布置的在線作業和答疑,通過觸屏可以顯示自己或者小組其他成員的答案進行成績分析,并反饋統計結果給學生,可以方便的檢查分析學生學習情況和知識點掌握情況,拓展了設備與設備之間的對話與交流,明顯提升教和學的效率與質量,降低教學成本,機器設備利用率將大幅提高,增強了設備與設備之間對話和交流功能。通過大觸摸屏的可書寫擦除和存取特性的電子板書功能便于教師和學生的聯絡,進行課堂教學資源整理,所寫的文字都可以隨時存儲與調取,減少了學生筆記和教師反復書寫的工作量,降低了師生學習的勞動強度。配置的攝像頭便于教師采集教學視頻,有利于課后教師進行自我教學管理與反思,優秀的教學視頻也可以通過網絡上傳進行遠程教育交流,實現機-人對話,增強了設備與人之間的對話和交流功能。


1. 網絡環境下的虛擬現實教學:
① 交互式三維立體模擬
② 交互式二維平面模擬
③ 虛擬實訓 拆裝、檢查、維修等
2.網絡環境下的實時影像教學:
將正在發生的教學資源,利用圖像采集系統,通過網絡實時傳輸到封閉的教室課堂內,學生學習如親臨其境。
可以將本校或外校實訓室內實訓設備的運轉工況、零部件的安裝位置等信息實時傳輸到課堂;
可以將4S店、修理廠內修理師傅的檢查、維修等作業過程實時傳輸到課堂 ;
可以將知名老師的授課過程實時傳輸到本校其他課堂或外校課堂,課程資源共享。
本功能可以為院校解決本地資源不足和異地教學不靈活的困擾。
3.設備聯網(基于物聯網技術):
利用物聯網技術,將實訓設備通過遠程網絡進行控制,可以實現對設備構造原理的演示;設備運行工況信號的采集、傳輸、觀察、分析與數據(波形)存取;設備故障的設置、診斷與排除等教學。
實訓設備的擺放位置不受地域的限制,只要有網絡就可以進行聯通控制。
4.教學互動與管理:
為方便教學,便于老師和學生之間、同學之間的溝通、作業布置與提交、答疑、提問等,專門開發了“G時通 1.0版”溝通軟件,他可以實現目前大多主流溝通軟件的功能。
另外,為便于課堂教學管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隨時、任意的讀取學生端界面,并可以屏蔽學生端與學習無關的程序運轉,起到教與學的監控管理。
5.第三方應用:
本系統平臺具有開放性的兼容功能,可以將院校所積累的所有教學資源整合和使用、教學基礎資料(數據庫)、虛擬仿真軟件和實訓/實驗設備
通俗的說,凡是在Windows系統內運行的軟件都可以在本系統平臺內使用。另外,本系統平臺還可以被院校內使用的大的綜合電子管理系統所兼容。
6.課程錄制、存儲和播放:
本系統的課程錄制功能,可以實現優質教學資源的積累和沉淀,利于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教師只需點觸觸摸屏就能輕松將講課的板書內容、講解內容、聲音等全部的保存下來,并為學生提供課下點播學習和復習。

在線客服1號







